2006-12-29 09:54
如标题——郁闷,直接用delicious自己的搜索功能岂不更加方便?没办法,南海地震导致delicious访问收到严重影响,而又急需找以前收藏的一个论坛的网址,用百度对自己的delicious收藏进行站内搜索结果为零,用Google则出来很多。
最终还是直接用delicious的tag搜索到,因为在Google的时候,delicious的网页已经加载完毕。
Friday, December 29, 2006
用Google对自己的delicious进行站内搜索
Thursday, December 28, 2006
地震导致Gmail访问速度也很慢:(
2006-12-28 12:59
Google其他服务基本不受影响,但是blogger以及Gmail都受到了地震的影响。
update:Yahoo邮箱恢复访问,Gmail标准版仍然无法访问,只能够切换到基础版,并且访问Gmail的速度很慢。
update(2007.1.3): Gmail恢复正常。
update(2007.1.5): Gmail的访问仍然不稳定,进入Gmail需要刷新好几次,操作也经常失去响应。网络服务
转移到Google Bookmarks!追求更快速的互联网体验
2006-12-28 12:46
个人认为delicious是目前为止最优秀的网络书签,但是我还是转移到Google Bookmarks,原因就一点──访问速度。
原来delicious对于中文支持度不够的时候我选择了blogmarks.net(当时我认为是最好的网络书签服务,法国的),转向到 delicious的原因也是因为访问速度太慢,严重影响互联网体验,不过delicious后来改进了,能够完整的支持中文,就更没有理由使用 blogmarks了,对于delicious很满意(除了访问速度)。
delicious归属于yahoo,同样的还有live spaces,live spaces还在msn spaces的阶段我就有了不用它的理由(访问速度太慢)。不过msn spaces的中国用户仍然很多,这是我迷惑之处,大概青年人喜欢msn spaces的风格吧?
Wednesday, December 27, 2006
用Google找类似网站的方法
接触网络很长时间了,Google是我用得最频繁的服务,但是这不代表我会用Google了。
例如要找和flickr.com类似的站点,其中一个方法是Google── related:http://www.flickr.com (搜索类似网页功能)
update:
OP @ http://fenglu.yculblog.com/ @ 2006-12-27 20:30:37
在南海地震的非常时刻,Google显示出他是一个真正的大公司
海底光缆的断裂导致Windows Live无法访问(郁闷,多少用户要遭殃),导致Yahoo Mail无法访问(多少用户啊……),Gmail可以访问,delicious也无法访问——Google Bookmarks访问的速度超快(而且可以https访问)!而Google则一切正常(访问速度貌似也没有因此而降低),不过blogger.com 访问不稳定,我只好暂时来这里发日志(我像是网络游击队^_^)。
也谈https的春天
南海地震导致大陆的网络不稳定,今天无法访问yahoo邮箱,hotmail邮箱,delicious网络书签,访问.com的网站非常慢,也几乎近无法 访问blogger.com,怎么办呢?(我的建议是网络用户看准有前途的适合自己的网络服务都去注册,例如可以同时更新几个blog,一方出现故障立马 换道另一个,然后通过Google自定义搜索同时管理自己在不通地方的日志)──总而言之,网络还是非常难用或者说远谈不上理想的工具。
就算没有海底光缆的故障,也有认为的“故障”──GFW。
怎么办呢?──尽量用https打头的网址访问,这样更有安全感。
例如Google就有许多,网络书签也可以http访问(Google Bookmarks),直接将Google Bookmarks的http地址改为https就可以了。
而且添加书签也可以通过https操作
以下为添加新Google Bookmark的javascript标签,将其中的http改为https就可以了。
www.google.com/bookmarks/mark
然后还有Google Reader,还有Google DOCs 也都可以通过https访问
update:
OP @ 2006-12-27 19:59:41 @ http://fenglu.yculblog.com/
Tuesday, December 26, 2006
论坛收藏夹功能会很耗费系统资源么?
例如HiPDA论坛论坛收藏夹就有限制(目前未知我发现的第一例),原因是节省系统资源。我不懂每个帐号一个收藏页面多些超级链接就会很浪费资源? 我习惯在我喜欢的论坛上“见好就收”,先是圂囵吞枣,“好读书不求甚解”,然后在有空的时候再会看慢慢理解。
至于delicious网络书签,用来收藏网站更加合适。
腾讯拍拍网身份认证竟然也是IE only
腾讯网论坛貌似在非IE浏览器显示也有问题,IE only的问题很多(包括很多大的互联网公司,往往都只支持IE) -_-!
腾讯拍拍也是IE only,注册需要IE,发布商品也需要IE(用firefox和Opera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而导致无法继续)
腾讯也算是个大公司 ...
Monday, December 25, 2006
Linux软件包安装方式仍然不甚了了。-_-! (updating)
例如:http://www.adobe.com/shockwave/download/index.cgi?P1_Prod_Version=ShockwaveFlash&P2_Platform=Linux&P3_Browser_Version=Opera&P5_Language=S_Chinese&Lang=S_Chinese
安装以后会和firefox自己安装的冲突么?如何安全的卸载干净?
Readme.txt安装和卸载说明卸载是直接通过删除文件。如此安装么?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如果没有Readme.txt又文件怎么办呢?自己如何知道软件包安装过程进行的工作以及卸载?
标签: Ubuntu Linux
Saturday, December 9, 2006
Friday, December 8, 2006
如何对blogger进行站内搜索呢?
例如本blog (夜晚的静谧) ,无论是用Google进行站内搜索还是在blog左上角的搜索框直接搜索亦或是用百度进行站内搜索都没有结果。难道是被GFW了?还是Google和百度”响应了号召“特意屏蔽?
update:纳闷,用blogger为关键词搜索本站就有结果…… 用其他的就没有。 但是用Google.cn对本站进行站内搜索同样用blogger为关键词却没有结果,纳闷了。
update:以windows为关键词也有结果,但是以“百度”为关键词就没有结果(纳闷,Google支持中文搜索啊)
update:郁闷,现在以“百度”为关键词有了搜索结果(不过结果里面遗漏该条目 )
另外以“站内搜索” 为关键词没有搜索结果。
以“夜晚的静谧”为关键词有搜索结果。
update:纳闷,在不同的时段搜索结果不同。(现在搜索“站内搜索”关键词得到了结果)
不过以“百度”为关键词得到的搜索结果有遗漏的问题依然存在。(如果说几个小时前Google蜘蛛还没有爬到“站内搜索”,那么为何同一篇网志的其他内容被收录呢?)郁闷……灵异事件?GFW在这里有没有扮演着什么角色呢?
update: 用百度对本blog进行站内搜索无论用任何关键词都得不到搜索结果(百度的蜘蛛没有爬到应该是不可能的……)
update(2006.12.25):用“站内搜索”为关键词有结果,用“搜索”为关键词却没有结果-_-! (我收回这句话,因为几分钟后再尝试却出现了结果)
这篇日志刚撰写完毕发布从blog左上角搜索框输入“linux”关键词搜索就能够第一时间出现在结果中,而用Google个性化搜索和Google.cn站内都无结果,真纳闷!
标签: blogger Google
无法访问Gfans Group
访问其他某些讨论组是可以的,例如某个繁体版本蝙蝠公益Group,但是一旦访问Gfans,Groups整个就瘫痪了(被GFW了)。郁闷!
台湾蝙蝠学会——访问这个没有问题,能够看帖子且不会被GFW。
标签: Google Groups
Thursday, December 7, 2006
Wednesday, December 6, 2006
推荐网络版的Todo程序:忙吧(MangBar)
Wednesday, 6. December 2006, 20:30:47
个人试用感觉很不错。比我以前使用的Remember the milk等同类服务要强,而且是国人出品,有中文界面。
Monday, December 4, 2006
Google Mobile
Monday, 4. December 2006, 09:54:11
P.S.郁闷,本来这个问题我准备发到Gfans,但是web方式访问已经无法打开Google Group主题了,GFW……
Friday, December 1, 2006
一位计算机专业朋友对于Linux等网络热门事物竟然所知很少
Friday, 1. December 2006, 15:12:35
我以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会很喜爱接触Linux,Google等等,然后事实并非如此。例如我的某位计算机专业的朋友表示在机房里用过Unix,听说过Linux,但是没听说过Ubuntu,也没听说过SuSE。我以为黑客喜欢用Emacs编程,发邮件,看网页,甚至是“煮咖啡”,计算机专业的人们大概也乐衷学这个。但是我那位朋友非常纳闷,用文本编辑器编程?那肯定都是编些小玩意玩玩,现在的软件都是大项目,还需要很多人合作,所以这个肯定不行。
他侃侃而谈的是VC,Java,考研,英语六级之类……
学计算机的朋友,你们都是如此么?在计算机学生群体中Linux用户也是另类?我那位朋友告诉我他从没有念头尝试什么Linux的原因是:中国人基本都用XP,所以我也用XP,而且学业很忙。
Thursday, November 30, 2006
Sunday, November 26, 2006
blogspot二级域名又可以访问了
Sunday, 26. November 2006, 19:31:31
不知道GFW这回要抽风多久?干脆也搞个光明网,让用那些GFW外的网络服务的网民断了想头,省得折磨人,动辄GFW,停水停电还要提前通知呢,多少耐性都被GFW磨掉了。
Sunday, November 12, 2006
Google Groups和百度贴吧
Sunday, 12. November 2006, 14:01:30
Google, baidu, Google Groups, 百度贴吧, IT
Friday, November 10, 2006
Thursday, November 9, 2006
使用eBay的个人感受
Thursday, 9. November 2006, 19:31:08
我 个人有一些闲置不用的物品,想到干脆卖掉,原来都是使用淘宝的,后来感觉更加喜欢eBay,例如eBay旗下的skype挺不错的,eBay网站本身也很 好用,那个时候用淘宝遇到过莫名奇妙的问题(后来发现问题原因是因为我使用的是firefox浏览器,而那个功能只支持IE,而且每次和卖家联系都需要切 换到windows使用旺旺)。
后来尝试做买家,也卖出过一张电话卡(50元面值销售价格是14元,到最后还没有收到款项 -_-!)
见我在ebay上发的帖子
后 来感觉ebay的skype虽然方便,但是卖家大部分并不经常在线(而淘宝的卖家喜欢挂着旺旺,联系比较方便),而且后来旺旺有了网页版本,也支持 firefox等浏览器,原来无法用非IE浏览器浏览的功能后来也支持firefox浏览器了,而访问ebay的速度问题则一直得不到解决,ping ebay.com.cn都是失去响应(大概是ebay服务器关闭了响应ping请求),总之ebay访问速度不只是慢,而是太慢。
后来我又陆续登录了一些商品(都是自己闲置无用的,只是想处理掉而已,但是能否处理掉也不在意),账单出来让我有些傻了,总额24.1元,账单条目很清晰,其中有一条我选择了橱窗推荐位所以总开支比较大了)
看来以后二手交易不能够乱做,像我这样子希望出售闲置物品,结果没有成交并没有什么(我并非需要这么点钱,而是希望将物品跳到需要者手中,而我也能够清理出存放这些物品的空间并且能够得到交易乐趣和挽回一些开支。)
现在感觉交易乐趣没有(例如访问ebay的加载过程以及不断刷新过程还是需要耐心的,看条款也要耐心,而且学会使用这些网络工具也是需要耐心和实践的),而且还倒赔了。
update: 我想还是用淘宝吧,如果我要当卖家,只有用n久以前的尘封已久的老账号了 -_-! 上面登记的邮箱是QQ邮箱(汗一个),先修改支付宝邮箱(Gmail最强,而且我能够收到短信通知,QQ邮箱被停用了,于是重新开启之),郁闷的是需要支 付密码(而支付密码我忘记了,那个时候刚接触网络,没有良好的使用习惯,否则也没有现在的麻烦了),还有什么支付宝认证,淘宝认证(客服说现在只有支付宝 认证,我大致理解她的意思,但是我无法向她表述清楚我的意思,感觉太复杂凌乱了)。然后进行取回支付宝密码的操作,郁闷的是QQ邮箱竟然收不到邮件(操作 重复了几次都一样),客服说要提供两个证件(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
P.S.很早很早以前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办法存储这一堆的网络账号,如果现在你也和那个时候的我一样,推荐您用Google Docs(也就是原来的Writely)(注意,最好用https,网络上随时要注意安全,危险无处不在,如果你在用windows,如果你也在GFW里面......不要用Google Notebook,原因)
update: 通过支付宝提问系统取回支付密码以及修改邮箱上传附件操作只支持windows -_-!
update: 无法修改支付宝邮箱为现用Gmail邮箱了,因为我的Gmail邮箱也申请了支付宝账户(虽然个人资料取消了) -_-! 也就是说如果我要用现在的淘宝以及支付宝账户,那么我肯定无法作卖家了,如果说我启用原来的老账户,那么在使用的过程中我或许会遇到一些麻烦。
我想既然无法修改支付宝账户邮箱地址,干脆就用现在的没有通过认证的Gmail支付宝账户,郁闷的是也不可以。
原因见该帖子
但是在ebay作非专业二手卖家有一些我认为很不爽的因素,首先是访问速度,其次是亏定了,基本上做好货物销售不出去的准备且要为这些货物交纳相应的手续费。
update:淘宝编辑物品页面编辑器也是只支持IE(看来淘宝整个站点跨浏览器方面做得不好)
update:虽然淘宝有缺点,但是在上面我成功卖掉了两件我的闲置物品,并且安全受到款项没有引起任何纠纷。
update:eBay提速了! 看这里
update:ebay.com.cn的提示估计是通过csd加速的方式。 不过forums.ebay.com.cn访问速度依旧超慢,下面附上ping返回的结果:
Pinging a150.g.akamai.net [66.186.196.75]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66.186.196.75: bytes=32 time=741ms TTL=52
Reply from 66.186.196.75: bytes=32 time=741ms TTL=52
Reply from 66.186.196.75: bytes=32 time=742ms TTL=52
Reply from 66.186.196.75: bytes=32 time=741ms TTL=52
Ping statistics for 66.186.196.75:
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741ms, Maximum = 742ms, Average = 741ms
如此速度的网站至少我个人是无法忍受的。
update(2006.12.19):ebay社区终于也提速了。
以下是当前ping的结果
Pinging a150.g.akamai.net [64.62.193.71]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64.62.193.71: bytes=32 time=232ms TTL=51
Reply from 64.62.193.71: bytes=32 time=240ms TTL=51
Reply from 64.62.193.71: bytes=32 time=242ms TTL=51
Reply from 64.62.193.71: bytes=32 time=238ms TTL=51
Ping statistics for 64.62.193.71:
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232ms, Maximum = 242ms, Average = 238ms
update(多伦多时间1月26日): 在加拿大访问ebay.com.cn的速度很快,相反,淘宝在加拿大访问非常慢。
Wednesday, November 8, 2006
论邮件通知的方便
Wednesday, 8. November 2006, 08:02:32
我个人觉得邮件通知功能是很实用的,比如一个论坛少了邮件通知功能,我个人觉得就会给使用带来很大的不便利。
这篇帖子
这篇帖子
"坛子没有帖子邮件通知功能真是很不方便啊"
都是和邮件通知功能有关系的话题。
论 坛需要邮件通知功能,我觉得blog也是需要邮件通知功能的。例如微软的live spaces,根本没有邮件通知功能,例如有新的评论没有邮件通知功能,使用就不方便了。有许多blog系统有新评论邮件通知功能(例如opera community),这样子blog作者就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知道了(恐怕有许多blog有了新的评论blog作者压根不知道或者很久以后才知道有人留下 评论了)。当然,只有留言评论还是不完美,最好还有能够增进互动的邮件通知,例如网友关注的某篇日志增加新的评论该网友也能够得到通知(貌似有一个 blog有该功能,Solidot还是Gseeker?反正是需要注册一个账号的),理想的方式是只要评论者留下了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并且选择了接受邮件 通知那么就能够接受邮件通知功能,而且能够自由退订(opera community就有该功能,不过局限在opera community内部)。
update: Linux社区基本都有邮件通知功能。
PDA论坛基本上都没有该功能。(见该帖)
update: 口味不同,使用习惯不同-_-! 众口难调,也有朋友和我的想法完全相反。
见该帖
update: 今天2007年6月16日(美东时间),该post好久了呵。:-)
中国Blogger讨论组基于Discuz! 5.5.0 ,不定期发送无效的新回复邮件通知给我,而URL又是无效的,Discuz!论坛系统都有这个问题,例如Hi-PDA论坛。
update(2007.09.02):参见该日志 我选择百度知道
参见 http://twitter.com/fenglu/statuses/242568932
Monday, November 6, 2006
还是离不开网络,转移到母亲的办公室
Monday, 6. November 2006, 21:40:21
我考虑用妈妈办公室那台唯一能够上网的电脑(CRT显示器,光驱,软驱一概都无), CRT没有关系,反正上网要速战速决嘛,光驱软驱都无以及只有一台电脑能够上网是为了保证企业信息的安全(所以内部局域网是不联入因特网的)。不过前面板 有USB接口(我想到portable firefox),于是我就开动了.在那台公用电脑上将portable firefox安装进入我的u盘,然后这样子就能够确保我的隐私以及安全(那台电脑太不安全,系统作了镜像,杀软也不装,竟然有一次两三天进行了两三回系 统复原......-_-!).
不过这样子也好,至少我上网没有那么方便了,没有自控能力,就尽量让自己离开温床(即使这会带来一些不便利,但是 我要学会适应环境,在哪里都能够高效利用计算机,就好像又要适应linux又要适应windows,还要适应windwos自带的那些输入法(普通用户基 本上都用操作系统自带的输入法 -_-! 电脑上网基本用来娱乐-_-!)
至于Palm同步等等其他许多需要计算机的地方,就算了,反正也不是经常需要进行的操作。
Sunday, November 5, 2006
GFW和delicious
Sunday, 5. November 2006, 01:19:05
不要尝试添加wiki收藏到delicious,否则delicious会被GFW一段时间(虽然中文wikipedia也被解封),而用blogmarks.net则没有问题。
GFW和delicious
Sunday, 5. November 2006, 01:19:05
我感觉GFW在消磨人们的耐心(一直折磨到你以后不敢再使用那些网络服务)。例如blogger,被解封后许多人还是在持观望态度,果然被他们猜中了。以后即使blogger再次解封,恐怕观望者会更多了。
Saturday, November 4, 2006
受不了,访问my.opera.com怎么会这么慢?
Saturday, 4. November 2006, 15:50:19
原来的msn spaces就是慢的要命,但是现在访问live spaces速度还不错。我ping两者(my.opera.com和spaces.live.com)对比访问速度。
ping live spaces:
Pinging spaces.live.com [65.54.153.237]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65.54.153.237: bytes=32 time=255ms TTL=241
Reply from 65.54.153.237: bytes=32 time=253ms TTL=241
Reply from 65.54.153.237: bytes=32 time=251ms TTL=241
Reply from 65.54.153.237: bytes=32 time=252ms TTL=241
Ping statistics for 65.54.153.237:
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251ms, Maximum = 255ms, Average = 252ms
ping my.opera.com:
Pinging my.opera.com [213.236.208.101]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213.236.208.101: bytes=32 time=623ms TTL=41
Reply from 213.236.208.101: bytes=32 time=550ms TTL=41
Reply from 213.236.208.101: bytes=32 time=582ms TTL=41
Reply from 213.236.208.101: bytes=32 time=605ms TTL=41
Ping statistics for 213.236.208.101:
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550ms, Maximum = 623ms, Average = 590ms
慢成这个样了,我还咋用啊???郁闷。
my.opera.com我最看重的特色就是邮件通知功能:别人发表评论你能够收到邮件通知,而且您还可以选择关注别人在opera的某篇日志或者关注某个人在opera的日志更新情况,都能够收到邮件提醒。
慢一些也就算了(只要在能够忍受的限度以内),慢成老是出现这个错误页面(如下),谁受得了?想写作恐怕也会因此而意趣全无了。
但愿和这个问题一样只是临时性的并且不会经常发生
opera blog小技巧
Saturday, 4. November 2006, 15:13:20
Post intro:上面的,也就是说编辑文章我得上下翻页
什么原因呢?(我现是恶意猜测opera排挤竞争对手?例如firefox上不能正常显示?不太可能,这么做只会让别人不乐意用opera blog),然后用opera试了一下,也是如此。
原来点击右上角的 ”show advanced options“就可以关闭”Post intro“并且工具栏在”Post“(正文编辑栏)上方显示了。
中国频道(35互联)域名注册过程
Saturday, 4. November 2006, 14:11:09
于是我选择了中国频道(.name域名的注册费用是85元人民币/年)。
刚开始我的注册过程失败了。
在该网址登录后我点击“域名注册”,然后进入第一步(查询域名),就出现错误提示而无法进行下去:
查询.name域名(错误信息就.name的域名会出错(.com和.cn等都没有问题,而且和浏览器也无关,IE也试过了)
注册系统提示信息
(185) 您输入的第1个域名后缀不在本系统的注册范围内)
和客服联系之后,改变方法:
首先在中国频道注册帐号
然后在该地址登录
然后点击 帐户信息管理-->在线转账服务(支持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上海环迅网上付款,首都电子商城,支付宝) 例如我使用工商银行借记卡则选择工商银行,系统跳到工行支付网关
(支付完毕,可以在帐户余额管理查看一下,发现资金实时到帐了)
(需要先转账,否则帐户没钱的状态下注册会提示帐户余额不够)
然 后点击域名注册服务-->.name国际域名-->.name域名注册服务-->第一步(检查域名)-->(检查可用)第二步加 入购物车-->第三步提交注册信息(域名管理密码,注册年限,域名注册人表,付款联系人表,管理联系人表,技术联系人表)-->第四步,注册 结果(域名注册正在处理中...)然后你将会收到一份发往注册邮箱的邮件(提示注册成功了
注册完毕后DNS管理的登录地址如下:https://www.dns-diy.com/
用你的中国频道帐户登录就可以进行DNS管理了。在管理界面“add domain”一栏,我将刚注册的fenglu.name加入(注意,不是www.fenglu.name,否则会提示错误
Add New Zone Failure
ORIGIN_DOES_NOT_BELONG_TO_USER
域名解析啥的还不会,例如怎么样设置能够让fenglu.name这个域名直接跳转到我的opera blog呢?有待摸索。
中文版本和英文版本的域名解析系统都是同一个网址:https://www.dns-diy.com/home.aspx
需要切换成中文版本只需要点击页面右下角的“cn”(非常小,以至于我一直忽略掉)。如果你找不到,请使用浏览器的页面内查找功能"Ctrl+F"
Thursday, November 2, 2006
好奇心会害死人,使用计算机还是踏实些
Thursday, 2. November 2006, 09:46:47
P.S. 今天在windows平台上firefox2.0也崩溃一次(应该是偶发性的),不过丢失了我写的一篇未完成的帖子,还好不算长,后来又重写了一遍。以后 要记得用Google Notebook插件随时保存一下比较长的文章),我原来有点偏执的想,为什么blog系统没有gmail那样子的自动保存草稿的功能呢?最好论坛系统也 有类似的功能(例如自动保存你的帖子草稿到你的草稿箱)。但是我想那种想法太偏执了,至少在目前是不可能的。我的观点是网络应用就让它在网络上解决,例如 书签服务有delicious,RSS阅读器我用Bloglines,都不错。
ntio.exe木马病毒的删除方法
Thursday, 2. November 2006, 09:27:15
ntio.exe start.exe这两个隐藏文件。然后计算机就无碍了,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除(每次开启系统都会跳出一窗口),提示
Windows can't find "ntio.exe"...云云,虽然没有妨碍,不过少掉这玩意岂不是更加清爽,也省去了每次开机都要进行的点击关闭该窗口的操作,可以通过修改注册表的办法办到:
打 开注册表,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Winlogon 将右侧的shell=Explorer.exe ntio.exe改为Explorer.exe 即把ntio.exe部分删除 。
参考了这篇文章:http://bbs.zol.com.cn/index20060816/index_40_76626.html
1、重启系统,不停按f8键,进入安全模式(也许不进入安全模式也能够删除,我没有试过,你不妨试试)
2. 用任务管理结束 iexplore.exe (你的桌面),这样就没有桌面了。病毒进程也被结束了。
3、接着打开注册表,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Winlogon 将右侧的shell=Explorer.exe ntio.exe
改为Explorer.exe 即把ntio.exe部分删除 。
也可以用雅虎助手高级修复。请查看修改后,是否又被病毒改回去了(我个人认为不需要这玩意也能够完成任务,所以没有必要安装它)。
4、显示所有文件:我的电脑-》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
1),勾选“显示系统文件夹的内容”
2),取消“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推荐)”
3),选择“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
然后搜索并删除这些文件:
ntio.exe
start.exe
(第四步用江民杀毒软件也可以完成)
5.运行 msconfig,去掉里面不需要的自启动项。
Friday, October 27, 2006
无奈,GFW......只能苦笑
Friday, 27. October 2006, 21:06:15
千万不要冒然访问这个地址(除非做好准备),否则会给自己带来一段时间的麻烦,除非你在国外。作者写的是中文,可是只有外国人能够方便地看见 -_-!
http://my.opera.com/cicigabeltang/blog/2006/09/26/20?cid=2251489#comment2251489
通 过Tor删除了两条Note条目,现在Note可以访问了。(其中一篇是anti tai_du的,发表在google blogger上,难道zhong_yang能够发表,我们不可以?纳闷的是blogspot就是在我发表以后才发现不能够访问的,当时以为敏感信息所导 致的临时问题,没有想到又是再次的被封,好奇怪哦)
2006-10-31 18:30更新: 郁闷!Google Notes里的敏感条目被我删除进了Trash目录,然后只要一点击Trash目录整个Google.com的服务全部瘫痪...... 要命,我又得通过tor将Trash目录里面的条目完全清除 -_-! 可是安装了Torpark却不会用(ubuntu这两天无法配置上网),windows下又不懂得tor怎么用......)GFW让我超级郁闷。
2006-11-01 10:55 更新: 查看了相关文章,配置了windows平台的tor,然后将Google Notes Trash里的敏感内容删除。
参见:Tor的用法
以及Firefox+Tor必备教程
简 单的说就是安装Tor(而不是Torpark,Torpark我还不会用 ^_^ 绑定了firefox)和TorButton插件(用你firefox浏览开启和关闭tor的操作就非常简单了)感觉windows平台用tor速度会比 ubuntu快些(ubuntu中tor的配置见上面的教程链接),看来
在GFW存在的情况下安装Tor是必须的(即使你对敏感信息毫无兴趣,指不定也会遇到我的状况)。
2006-11-01 17:42更新: 看来Ubuntu GNU/Linux下实用Tor的确要比windows下慢,windows下用Tor甚至能够流畅的看Google Video。
Thursday, October 26, 2006
忧郁
忧郁
Thursday, 26. October 2006, 19:19:05
Wednesday, October 25, 2006
痛恨台独!
痛恨台独!民主是对的,但是打着民主的旗号搞台独真可恶!尤其是自称非中国人的台湾人,恨不得生啖其肉!你可以斥责大陆,斥责共产党,但是绝对不可以反对 “中国”这个名词。尤其是谄媚日本人的,尤其可恶,以为自己是日本遗民的或者认为自己祖辈被日本皇民化所以是日本人的,或者自恃台湾有优越感的,鄙视中国 文化的,即使是中国人你也不配作中国人!民主,50步和百步的关系罢了,有多少政治人物是干净的呢?都是利益至上。唯独文化,不能够容忍遭受到歧视。找美 国人做后台也就罢了,找日本人做后台的尤为可恶。中天新闻报道日本采购台湾滞销香蕉两倍价格于大陆,这是什么意思?与大陆划清界限了,对日本倒是挺“睦邻 友好”的,这正是日本所乐见的。钓鱼岛不给你怎么了?河蚌相争,渔翁得利,日本鼓吹中国威胁论,日本才是亚洲安全最大的威胁!日本历史上就是喜好侵略的民 族,明朝就想借朝鲜为跳板侵略大陆,倭寇在明朝就袭扰中华海疆,试想日本的人口众多,资源贫乏,他不想扩张才怪咧。
http://mranti.spaces.live.com/blog/cns!1E1AF4F669CF6799!3233.entry
Monday, September 25, 2006
今天公司里换用电信宽带,搞好了路由器的配置。
两台电脑配置上网,一台我的,一台办公室里面的。需要加个路由器(ADSL modem不带路由功能)。 路由器的IP地址是192.168.1.1 ,由于在我的住处架设了WLAN,所以我需要接入192.168.1.*网段,我的配置是正确的,无线路由WAN灯也闪烁,为什么就不能够ping通192.168.1.1路由器IP呢?(D-Link无线路由出厂IP是192.168.1.1,我将其设为192.168.1.2,以和连接ADSL modem的TP-Link路由器处于同一网段)。纳闷中突然想到,现在我连接的是局域网断口,我应该将网线接口接入Lan口(接入WAN口,WAN灯良恰恰是错误的)。然后将网线接口改接入无线路由的Lan口后就能够上网了。
Friday, September 15, 2006
ScreenShot无法截图的原因。
当我需要截图的时候,却发现ScreenShot无法截图,难道是我忘记如何使用了,可是它的使用方法应该很简单。问题是当我选择了按住日程表按钮5秒钟启动延时触发却只在ScreenShot程序本身才有效,也就是只能够截取ScreenShot程序界面。百思不得其解......偶然在Digi网论坛看到一篇帖子有了灵感,会不会是我将这个程序放在了扩张卡上所导致的呢?于是用Zlauncher将这个程序复制到内存中,然后这个问题果然迎刃而解了!以前使用没有遇到问题是因为那个时候我将所有的程序一股脑儿都安装到了RAM,包括ScreenShot。
标签: Palm, ScreenShot, software
Thursday, September 14, 2006
Flickr的bug?
今天上传三张图片(扫描仪扫描工艺单生成的图片,图像类型: jpeg (JPEG 图像格式),宽度: 4912像素,高度:6870像素) ,上传完成以后在Flickr上的缩略图竟然是一篇漆黑,我怀疑是上传的过程出错,于是重新上传了一遍,但是问题依旧。然后我查看原始尺寸图片,能够正常显示。使Flickr的bug?Flickr不能够正常生成这么高相速图片的缩略图?
还在期待firefox另存网页为PDF文档功能?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有过如此的经历:看到一个好的网页,想将它保存下来,单独保存为一个HTML文件会丢失掉网页内的一些元素,因为网页内部也引用了外部文件。而为了保存全部网页元素,你就不得不保存好几个文件。windows的用户通过软件虚拟一个PDF打印机?(一般这样的软件都是需要付费,免费的软件都会强制给你的文件打上“烙印”)。现在我们通过Google Writely就可以实现保存网页为PDF文档的功能(当然,还可以是其他格式)。复制完整的你想保存的网页,然后在writely里新建一个文件,粘贴进去,再将那个文件下载到本地就可以了,文件格式自己选择。原先这么做保存PDF文档好想不支持中文,但是现在已经完美支持中文了!
-_-!我想是我错了,白兴奋了。保存为PDF并不能够完整支持中文,保存为HTML则更加差。只有保存为OpenOffice格式或者word格式(不过这样做似乎比直接粘贴到本地能够更加完整得保留格式,还节约本地硬件资源,粘贴网页文件到本地要耗费很大得CPU资源呢)。
在Linux平台也是可以实现的:http://forum.ubuntu.org.cn/viewtopic.php?t=23245&highlight=%E8%BD%AC%E6%8D%A2+%E9%9F%B3%E9%A2%91
方法一:安装虚拟打印机;
方法二:保存为ps文档,再用ps2pdf转换。
Ubuntu6.06安装无法登录的问题。
当时选择的是OEM模式,纳闷怎么安装过程没有要求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呢?装了几遍都不能够登录。后来用text模式安装有要求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郁闷,原来OEM模式已经预设置了用户!
Monday, September 11, 2006
让XP帐户不出现在欢迎模式登录介面的方法:
发表于 2006-09-11 21:24:28
让XP帐户不出现在欢迎模式登录介面的方法:
e.g.新建帐户test,
接下来定位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Winlogon\SpecialAccounts\UserList]”,在其下新建一个名为 “test”的项,将其默认值设置为0即可。
update:
OP @ 2006-09-11 21:24:28
Sunday, March 5, 2006
msn spaces不能发布日志的问题解决了
March 05
我不知道用IE如何,以前用Firefox一直没有问题(大概是因为不直接在msn spaces的编辑器写日志)。
直接在spaces的编辑器写日志“发布项”以及“保存为草稿”两个按钮都为灰色。解决的办法就是在标题栏开头输入一个英文子母(输入完毕可以删除)
PS:在开启输入法的状态下键入半角的英文字母无效,非得关闭输入法。
8:34 PM
Friday, February 3, 2006
为了手机与PC的数据交换,这些天又只得用回windows
February 03
为了手机与PC的数据交换,这些天又只得用回windows。nokia套件只有windows平台版本,笔记本虽然自带SD卡驱动器,但是Ubuntu不能够驱动。windows似乎真的比较不稳定,刚刚又死机了,仅仅打开一个IE窗口,一个资源管理器窗口,explorer.exe进程停止响应,结果其它正常运行的程序都受到影响。同过进程管理器强行杀死窗口管理器进程未果,本身反倒也停止了响应。"ctrl+alt+delete"组合键也不能够重启系统了。只好通过关闭电源将机算机关闭。大概和nokia PC套件的文件管理器也有关系吧。
8:09 PM
Tuesday, January 31, 2006
移动的将来——智能手机
January 31
PC屏幕大,容量大,可供选择的应用程序多,但是smartphone也有特点,小巧,功能也强大,电池续航能力强。笔记本计算机再小都有笔记本那么大,随身携带依旧麻烦。而手机理所当然就是随身携带的物品。
我不喜欢在PC上阅读,虽然上面的效果更好,电子书可供选择的格式更多。我喜欢在手机上面读书。虽然屏幕比较小,支持的电子书格式相对较少。
我在计算机上面粗读,大致只浏览题目和少量的正文,如果有一片文章我感兴趣,我会将它复制粘贴制作为纯文本格式,用手机上的Qreader程序阅读,Qreader支持许多的字符集,而且txt文本格式电子书打开速度很快,阅读很灵活,字体可以调节,版面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放正或者横向放置,我喜欢横向向左阅读,因为这种版面感觉更像是在读纸张书籍。
至于长篇的文章,例如长篇小说《三国》,可以压缩为手机上的"掌上图书"软件专用的电子书格式,而且图文并茂,比txt文本更加节省空间,一本三国就占用100多KB,手机的MMC卡可是有60M呢,如果自己喜欢还可以购买大容量扩展卡。
计算机毕竟体积大,耗电量大,携带不方便,使用不方便,书本对于阅读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光线过明过暗都不行,光照不均匀看着书也不舒服,而智能手机就没有前面两者的顾虑了,手机显示屏幕本身就有背光,有光照更好,没有光照也没有事,阅读器来也不吃劲。电子词典以及科学计算器还有种种程序都是非常不错的!如果有汉语字典就更加好了……不过我还未找到字典软件,否则看书有不认识的汉字就可以直接查了。还有与微软office文档格式兼容的手机上面的办公套件QuickOffice,有PJ版本的找了装上也挺管用。
遗憾的是我用的Nokia对应的桌面套件程序只有windows平台的,于是我又经常光顾windows……昨天格机的时候忘记了备份通讯录,结果所有联系人资料全部丢失!
7:34 PM
Friday, January 27, 2006
新华网的网管竟然也不清理邮件的
January 27
心血来潮,想申请个新华社免费邮箱(Gmail虽好
,万一偶尔挂掉一两回也麻烦),是在找不着能够望其项背的邮件服务了。新华社这么大,邮箱应该稳定的吧?后头不至于也加上广告词吧?可是哪里有申请呢?实在找不着申请链接……于是乎给新华网的网管发送了一封邮件……谁料到,新华网的网管竟然也不清理邮件的,邮件箱竟然满了!……
2:29 PM
Wednesday, January 25, 2006
如果有一天Gmail挂了
January 25
如果有一天Gmail挂了,,例如服务器出了问题,例如FGW,例如……这两天使用Gmail的时候遇到的问题,让我产生了担忧,谁说大公司的东西就一定不会出问题呢?自己不出问题也不派出别人给你生出问题来,别人不给你生出问题还指不定哪天来个"天灾",例如水火就是无情的。
如果你没有Gmail可以使用了,怎么办?
我昨天便第一次遇到Gmail表现出问题了,不知道是我这边的网络原因还是google的缘故,反正一直sending,信件就是发送不出去,保存信件也是失败,重试了好多回 。后来又好了。
而且一向快速的Gmail也慢了下来,用SMTP发信也遇到了问题。
今天又碰到同样的问题。
如果Gmail出问题了,临时性的代替你会选择什么呢?
用Gmail写作好啊,"CTRL+S"就保存为草稿了,还自动定时为你保存草稿,这样就不会写一长段因为浏览器崩溃或者误操作而对于写作丧失信心了;
Gmail好啊,不用打开个页面等半天了;
Gmail好啊,Tag和Filter可以管理公司里的邮箱了;
可是谁能够担保Gmail就能够绝对不出问题了呢?
听到有人提起Gmail也出现过不稳定,我没有什么感觉,因为我没有遇到过,至少那个时候。
可是现在我遇到了,怎么办?拿什么代替?还是放过自己的"灵感"等到明天?
网易邮箱也做得不错了,Ajax技术用上了,速度也快。可是原先用他的时候遇到过的几次问题我记忆犹新。网易是中国做邮箱产品很出色的公司。126邮箱就不错的,可以转发邮件,(163就不可以),支持POP协议,容量大,登录速度快,也支持快捷键了,病毒扫描……
可是如果我用126发送图片到Flickr情况如何呢?每张图片后头下头都是:"HI,你 用 过 网 易 相 册 批 量 上 传 工 具 吗 ?想 传 多 少 就 传 多 少 ,还 是 免 费 的!"
Crying or Very sad
直接在Flickr主页上传?那个速度慢得也忒可以了……
例如我图便利用电子邮件发布个blog什么的……那个后头也跟着句网易的广告词。
可是现在有多少免费的电子邮件发信后头不跟上句广告词的呢?126邮箱开通增值服务都照样跟着广告词,想花钱去掉都不成……
我不希望市场被垄断,觉得Gmail是优秀,太优秀了,一枝独秀也让人担忧,windows并不优秀,这和Gmail让人担忧不同……虽然windows也让许多人离不开。
我不想依赖某个产品。因为意料不到哪一天需要或者不得不离开。
当然,还有很多人不使用Gmail的,其中有很大群体是对于计算机不熟悉,也不乏计算机熟手也不使用 Gmail的。可是说老实话,除了害怕Gmail出问题我至今还不没有挑出Gmail的毛病,因为Gmail已经能够满足我的现时的需求了。至于网易等等,也都是大公司,产品也都知名,尤其是服务,更是没得说,可是,原水解不了近渴,真的出了问题客服也没有办法解决的。
没有Gmail的时候我感觉Email是"鸡肋",太不方便了,写邮件给别人,还怕不回复,别人发邮件了,怕自己没有查看邮箱。
我是这么使用Gmail的,开通126邮箱的短信增值服务,然后在Gmail设置Filter,将收件箱收到的所有的新邮件都自动转发到126邮箱当中,有什么好处呢?每当收到Email的时候我都能够及时获知,例如我在支持电子邮件跟踪主题的BBS里头就能够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主题跟帖情况,提出的问题就能够尽快解决。
当然,短信服务是需要付费的,3元/月,也不算贵。还无限量。如果126邮箱发件后头不跟着广告多好,那么在我眼中跟Gmail又有得拼了。可惜……和大多数邮箱服务商一样,网易也"不甘居人后",说老实话,我宁愿贴点钱让网易公司取消掉这个广告。网易公司服务很好。可是,网易公司的产品定位不可能是针对我一个人。
而Gmail倒掉了我和谁理论呢?例如出了一天问题,且不说Gmail在中国没有客服,即使Google公司在中国落户,Gmail恐怕也没有人来做服务的,毕竟是免费产品。即使是有服务,恐怕国际公司都得让你电子邮件联系他了。且不说有可能是机器给你回信。人工回信恐怕还得要你讲英文。暂时我的英文水准还不至于流利的交流……
我想知道,Gmail如果某天出现问题,什么邮箱是最好的替代呢?恐怕没有能够让人满意的了。至少对于我而言,或许很多人也和我一样。
6:07 PM
Tuesday, January 24, 2006
Linux也出现windows的问题了,系统不能关闭
January 24
System is shutting down……Linux也出现windows的问题了,系统不能关闭。硬盘还在工作,指示灯时而闪动一下,等吧,好长时间还是这样子了,无奈,只好给计算机断电……
4:33 PM
Saturday, January 21, 2006
Gmail的Deliete功能变成按钮形式了
January 21
呵呵~刚开始没有留意,纳闷怎么不能够删除邮件了呢……后来注意到Gmail右上角的"Newfeature!" 原来Deliete变成按钮了。
详细请参见:猫兄的日志
7:53 PM
Google Groups使用手册
但是如果您直接发布HTML格式的邮件,并且在邮件里头贴上互联网络上头的图片,例如您将Flickr的图片复制到HTML邮件文本里头,那么张贴出来的帖子在那张图片的位置会提示"[image: The image " 图片超链接文件名"
cannot be displayed, because it contains errors.]"的错误。因为Google Group只支持纯文本格式的帖子。
6:35 PM
试用Live Messenger Beta 8
1:26 AM
Friday, January 20, 2006
感谢猫兄,我也加入了live的行列
感谢猫兄,我也加入了live的行列。
KDE也有即使通讯工具——Kopete
还好我不怎么用IM。可是偶尔IM还是比较方便的。
刚才看海豚微笑兄日志时竟然得知海豚微笑兄也有这个问题,呵呵~他的解决方法是换一个IM工具,KDE的Kopete,于是乎我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安装上了,嘿嘿,还真能够连接上了!
订阅网络名人们的日志还能够学到不少知识,了解不少东西呢。
要不然我还在用"晕到死",还在为不能够关机而担忧,还在为窗口管理器之死而头痛不已,还在为一个个应用程序的安装自觉麻烦不已,还在为一个个的DB Applications 无奈不已……
我也享受Linux和优秀开源软件带来的高效快捷还有个性漂亮。 ^_^
5:23 PM
Google Group使用笔记
一直觉得Google Group还算是"鸡肋"产品,从夜猫兄那里取经后发现Google Group还是有可用性的,也无怪乎那么多朋友在用他了。
如何跟踪自己关注的帖子呢?
如图,讨论组后头的浅灰色数字代表新的帖子个数。那么并非每个帖子您都是关注的。
那么
给您的某篇关注帖子加上星标;
e.g.
星标加注好了,
然后进入"My starred topics" 我关注的话题
如图:"read more" 后头显示5 messages -2 authors,就是说有5个邮件在一个话题里面,然后有两个朋友加入了这个话题的讨论,那么我怎么知道是否有新的邮件加入这个话题了呢?如果有新的邮件 加入了这个话题,"5 messages"就会变成粗题显示的"1 new of 6 messages",类推,如果有n个新邮件,就会显示粗题的" n new of n+5 messages"